粮温正常,局部粮食水分过高。由于粮食是热的不良导体,加之新建仓房的堆粮线高,仓容量大,使外温对储粮中心部位的粮温影响很小。在夏季人库的新粮中,就会形成一个储粮热心,如果在粮食入库过程中混入高水分粮或仓房渗水等,均会引起局部粮食水分偏高,产生局部发热现象。这种发热又分由霉菌引起的储粮发热和害虫引起的储粮发热,都对储粮的安全形成较大威胁。
粮食水分正常,粮温较高。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天气干燥、气温较高季节入库的粮食中,虽然人库后及时进行熏蒸处理,入冬后进行自然降温,但没有进行机械通风降温,中下部粮温一般在24~26℃,高达28℃。由于温差作用,粮堆内发生湿热扩散现象,导致储粮温湿度适合害虫的发育繁殖,在冬天仍有可能发生第2代储粮害虫,引起储粮发热。
此外,粮食中含杂量增加,其散落性会降低,粮食水分含量增加散落性也降低。这是由于粮食水分增加,使粮食表面粘滞,粮粒间的摩擦力增大的结果。当粮食发热霉变后,散落性会完全丧失,形成结顶。表1-2给出了同一种大豆含水量、含杂率与散落性的关系。粮食散落性的另一量度是自流角。自流角是粮粒在不同材料斜面上,开始移动的角度,即粮粒下滑的极限角度。自流角是一个相对的值,它既与粮粒的物理特性有关,又与测试时用的材料有关。同种粮食在不同的材料上测定的自流角不同,不同种粮食在相同的材料上自流角也不相同。粮食的自流角是粮堆的外摩擦角。表1-3给出了三种麦类在不同材料上的自流角。
自流角表示的是某种粮食在某种材料上的滑动性能。自流角愈大,滑动性能愈差;自流角愈小,滑动性能越好。粮食的散落性在粮食储藏、装卸运输机械及储藏设施的设计中都是一个重要因素。储藏期间散落性的变化,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粮食的稳定性。安全储藏的粮食总是具有良好的散落性。如果粮食出汗、返潮,水分增大,霉菌滋生,就会使散落性降低;严重的发热结块会形成90度角的直壁状,完全丧失散落性。
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粮库保温门窗厂的上谷仓储设备于2025/5/3 17:41:19发布
转载请注明来源:http://jixi.mf1288.com/sgccsb123-2859755007.html
下一条:鸡西印刷纸袋来电咨询「东硕包装」